一段走向信仰的旅程
Sakura Oh
羅馬書 8:28
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。
一本偶然得來的聖經
我第一次接觸基督教,是在很多年前,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拿到了一本聖經。對我來說,聖經比佛經容易讀一些,但除了「你們、我們、他們、阿門」這些詞以外,當時好像沒有什麼讓我特別感動的地方。
產前的困境與無助
記得我懷老三的時候,身體狀況不是很好。我曾請家裡的保母搬來和我們同住,這樣萬一發生什麼狀況,她可以幫忙照顧老大和老二。但她以需要照顧自己18歲兒子為由婉拒了我。
其實當初選這位保母,是在面試了好幾位之後做的決定。不是因為她特別優秀,而是因為她是新移民,我出於想幫助她的心,才婉拒了幾位更有經驗的。
一個人上急診室的夜晚
後來,兒子早產了兩個半月。當天夜裡我緊急送醫,因為孩子的爸爸要留在家照顧老大老二,我只好獨自一人坐上急救車。當時我非常膽怯,心裡什麼都不懂,只能一邊哭一邊默默呼求所有我能想到的 ─ 菩薩、佛祖、上帝,全都求了一遍。
兒子出生後在 ICU 待了48天。看著他像小貓一樣瘦小的身體,插滿了點滴,甚至還無法自己喝奶,需要用鼻胃管灌食,我心裡無比心疼,也更加埋怨那位當時拒絕我的保母。
再次與主相遇,神奇的轉變
當兒子六個月大的時候,我們即將從舊金山搬到矽谷。我告訴保母我們不再需要她的幫忙了。她主動求我讓她繼續工作,我一句話也沒說,直接拒絕了她。
搬到矽谷後,孩子們的奶奶帶我們來到迦南教會。她說這裡的包子很好吃,對愛吃麵食的我來說,這個理由就足以讓我參加主日了。
第一次主日的講道主題是「饒恕」,由 Jamie 牧師(當時是長老)主講。我第一次聽到耶穌這麼有包容心,甚至為那些害祂的人禱告,我深深被感動,對這位神產生了想更深認識的渴望。第一次主動翻開了那本默默在書架上放著的聖經。
很巧的是,第二週,那位保母又打電話來求助,我竟毫無猶豫地答應了她,並幫她介紹了一位舊金山的朋友,很自然地就雇用了她。(當我掛上電話時,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舉動。直到後來成為基督徒,我才明白,那是聖靈的感動。)我也從這段經歷中走出過去的怨恨,心變得更加自由。
一次蒙應允的禱告
後來,我兒子快兩歲了還不會叫「媽媽」,我非常擔心。保險涵蓋的醫院語言治療師至少要等半年。我開始嘗試禱告,參加教會主日和團契聚會,心裡想上帝如果你是那位真的神,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,我就會受洗。
醫院一開始並沒有什麼結果。我只好決定自費找私人治療。高額的費用可想而知!那天,就在我撥電話的當下,電話鈴聲響了── 是 Stanford Children Hospital 打來的,他們說下週就可以安排治療。我激動不已,第一個反應就是:「上帝聽了我的禱告嗎?」
三個月後,兒子開始說出簡單的詞語,甚至不需要繼續治療。我也遵守了承諾,雖然我沒有讀完整本聖經,但是我對自己說:我就信耶穌!2011 年,我們全家在迦南教會一起受洗。
真正的平安從神而來
也許我的見證沒有轟轟烈烈的神蹟奇事,但我相信每一步都是上帝精心安排的。之後,成為基督徒後的這14年,我經歷了許多神豐盛的恩典,但也經歷過人生最黑暗的低谷。那時我如何禱告,神也沒有回應我的祈求。可是,在那段試煉中,我學會更多地依靠神,通過聖經的話語,讓我明白了:禱告不是和神交換的條件,而是在禱告中把目光從痛苦中移開,單單仰望神,等待神,經歷神的同在,尋求神自己。
神不會照著你我的時間表行事,祂是全知全能的主, 我們的人生都在祂美好的計畫裡。 在經歷苦難中,祂給了我一個更堅強的自己,讓我經歷了弟兄姊妹的關懷和愛,也讓我深深信靠祂。讓我懂得真正的平安,不是來自外在環境的改變,而是來自神那永不改變的愛。
最後和大家分享: 羅馬書 8:28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
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或挑戰,神都能使用這些經歷來成就祂在我們生命中的美好計畫。即使在我們看來是壞事,神仍然能夠讓它帶來益處,不一定是馬上按著我們所求,神的眼光不是我們那麼短淺的,他會使我們的信仰更加堅定,生命更加成熟。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信靠祂,並在各樣的環境中學習愛神、順服祂的帶領。
如果你希望有一個豐富蒙恩的生命,就來認識這位又真又活的神。在生活中,總會有人有時讓你失望頹廢,但是神永遠愛你保護你。